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文章 > 流體洩漏有四個通道,檢修時要避免進入誤區
技術支持Article

流體洩漏有四個通道,檢修時要避免進入誤區

點擊次數:1393 發布時間:2018-10-25
     機械密封是旋轉軸用動密封,性能可靠,洩露量小,使用壽命長,功耗低,不用經常維修,且能适應于生産過程自動化和高溫,低溫,高壓,真空,高速以及各種強腐蝕性介質,含固體顆粒介質等苛刻工況的密封要求。靠一對或幾對垂直于軸作相對潤動的端面在流體壓力和補償機構的彈力(或磁力)作用下保持接合并配以輔助密封而達到的阻漏的軸封裝置。
    雖說機械密封的洩漏量少,且故障率低,但是難免會發生洩漏,其中流體可能洩漏的途徑有A、B、C、D四個通道。
    A通道則是旋轉環與靜止環的端面彼此貼合作相對滑動的動密封,它是密封裝置中的主密封,也是決定密封性能和壽命的關鍵。因此,對密封端面的加工要求很高,同時為了使密封端面間保持必要的潤滑液膜,必須嚴格腔制端面上的單位面積壓力,壓力過大,不易形成穩定的潤滑液膜,會加速端面的磨損;壓力過小,洩漏量增加。所以,要獲得良好的密封性能又有足夠壽命,在設計和安裝時,一定要保證端面單位面積壓力值在适當的範圍。
    B通道是旋轉環與軸之間的密封,當端面摩擦磨損後,它僅僅能追随補償環沿軸向作微量的移動,實際上仍然是一個相對靜密封。因此,這些洩漏通道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封堵。靜密封元件常用的有橡膠O形圈或聚四氟乙烯V形圈,而作為補償環的旋轉環或靜止環輔助密封,有時采用兼備彈性元件功能的橡膠、聚四氟乙烯或金屬波紋管的結構。
  C、D洩漏通道分别是靜止環與壓蓋、壓蓋與殼體之間的密封,二者均屬靜密封。
   那麼泵運轉中洩漏的處理方法是什麼呢?重新調整動環及推力部分;修複或更換磨損件;校直或更換泵軸;修複或更換壞的動環或靜環;重新裝靜環;調整彈簧壓縮量或更換彈簧。
   另外千萬不要進入以下幾個誤區:
    1、彈簧壓縮量越大密封效果越好。其實不然,彈簧壓縮量過大,可導緻摩擦副急劇磨損,瞬間燒損;過度的壓縮使彈簧失去調節動環端面的能力,導緻密封失效。
    2、動環密封圖越緊越好。其實動環密封圈過緊有害無益。一是加劇密封圈與軸套間的磨損,導緻洩漏;二是增大了動環軸向調整、移動的阻力,在工況變化頻繁時無法适時進行調整;三是彈簧過度疲勞易損壞;四是使動環密封圈變形,影響密封效果。
    3、靜環密封圈越緊越好。靜環密封圈基本處于靜止狀态,相對較緊密封效果會好些,但過緊也是有害的。一是引起靜環密封因過度變形,影響密封效果;二是靜環材質以石墨居多,一般較脆,過度受力極易引起碎裂;三是安裝、拆卸困難,極易損壞靜環。
    4、葉輪鎖母越緊越好。洩漏中,軸套與軸之間的洩漏(軸間洩漏)是比較常見的。一般認為, 軸間洩屬就是葉輪鎖母沒鎖緊,其實導緻軸間洩漏的因素較多,如軸間墊失效,偏移,軸間内有雜質,軸與軸套配合處有較大的形位誤差,接觸面破壞,軸上各部件間有間隙,軸頭螺紋過長等都會導緻軸間洩漏。鎖母鎖緊過度隻會導緻軸間墊過早失效,相反适度鎖緊鎖母,使軸間墊始終保持一定的壓縮彈性,在運轉中鎖母會自動适時鎖緊,使軸間始終處于良好的密封狀态。
    5、拆修總比不拆好。一旦出現洩漏便急于拆修,其實,有時密封并沒有損壞,隻需調整工況或适當調整密封就可消除洩漏。這樣既避免浪費又可以驗證自己的故障判斷能力,積累維修經驗提高檢修質量。
    發生了洩漏檢修起來畢竟還是比較麻煩,所以為了降低機械密封的故障發生率,我們要對渣漿泵進行檢查,在使用時日常保養是必需的。
聯系人
在線客服
用心服務成就你我
草莓一二三四区乱码,国产一二三区四区乱码无限观看